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忘掉“事业”,关注效益

2008-11-10 08:20:29

来源:   作者:

摘要:

  目前,报业的服务、效率、成本控制都落后于服务业的平均水平。而要提升市场素质,首先要有企业心态。

  ●  高金国

  报社告别“事业身份”、改制成企业,的确是个热点话题。作为一个亲身经历了这种变革的报业中人,忍不住也想说上几句。
  最大的感触就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报业“事业转企业”一度红红火火,大家心潮澎湃;随后不久归于平淡(“捏合”报社成集团的事情常有,但这是表面上的红火),个别地方甚至有“退潮”迹象。究其原因,或者是因为大家思来想去,似乎还是“事业”体面点吧。
当然不仅仅是“体面”二字。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国家的养老保险统筹远达不到理想状态,大家算了笔账:等国家“完全统筹”了,企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水平一致了,咱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已经退休,个别的已经呜呼了。那好,还是把“事业转企业”的希望交给下一代报人吧。
——开个玩笑。不过,国家在企业和事业之间目前无法做到养老保险统筹,的确是导致不少员工不喜欢“企业化”的一个障碍。
养老保险统筹因素,以及报业接受宣传部门管理的“舆论工具属性”,属于改制中的外围因素。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报业不可能以纯粹的经济利益为目标,必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但后者并不是导致报业改制难的重要因素,毕竟很多报业集团能够在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的同时,让经济利益最大化。

  企业面纱下的事业

  报业虽披上了“企业”的面纱,面纱下却与“事业单位”并没有太大区别,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乏报业自身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捏合成集团,能否捏合成拳头?组建集团,核心在于竞争力整合,实现团队作战。问题是,大多数报业集团还达不到这种理想状态。
  ●报业的竞争力到底有多强?在报业市场地域分割、界线相对清晰的情况下,不少报纸面对竞争对手依然一筹莫展。如果地区界限被打破、市场重新洗牌,又会怎样?
  ●新闻单位的行政级别依然存在。这种心态,会让某些单位产生不自觉的优越感,并对在市场竞争中的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究竟是缺乏经营人才,还是缺乏市场机制?报业喊了很多年“经营人才稀缺”,难道真的是缺人才吗?人才市场人山人海,猎头公司虎视眈眈,那些地方怎么不缺“经营人才”?大胆想一想:李嘉诚是个经营人才吧?可他会买你的集团吗(假设没有市场准入限制)?我想不会,因为他不会买一个机制缺乏活力的公司。
  ●我们真的以效益为中心了吗?提到经济效益,总有人会拿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做挡箭牌。问题在于:在不涉及社会效益的“纯经济效益环境”下,报业的服务、效率、成本控制都落后于服务业的平均水平。
  ●我们真的重视成本了吗?现在的确重视了,因为新闻纸涨价太厉害。问题在于,新闻纸涨价属于资源型产品的价格回归,它是报业成本的大头,但不是全部。国内外不少企业在控制成本方面都有成熟的经验,比如“倒逼成本法”、“变形虫法”等等。但这些方法,在报业推广起来却有点困难。为什么?因为不少员工内心里还缺乏成本意识,不少人认为这就是政府机关的“不坐电梯走楼梯工程”,形式而已。
  ●我们的各部门真的做到效率整合了吗?有一种情况客观存在:报业发行、广告实现了公司化运作,往往以“企业人”自居——咱是处在“战场第一线”的,了解市场。而采编部门,往往对“报业的企业属性”认识不深刻,甚至还是以“事业人”自居。于是,一种怪现象出现了:广告员工认为自己功劳大,从自己手里往报社送的,那都是真金白银啊!采编员工偏不服气,坚持“报纸办不好,你还上哪拉广告”。这两种观点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但毫无疑问,它却是效率整合上的一个难题。类似影响效率的问题还有不少。
  ●新闻监督与经济效益的矛盾问题。新闻监督有时候甚至能带来经济效益,这在业内早就是公开的秘密。问题是,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又该如何办?当领导的恐怕要下一番工夫了,要么,好好抚慰一下年轻记者受伤的心灵;要么,就得好好安慰一下被曝光的广告客户了。当然,不少报社在这种问题上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经验。

  企业心态很重要

  归纳到最后,还是“心态”二字。员工如果没有“企业心态”,即便组建了公司、集团,报社骨子里依然是“事业单位”。
  解决这种“貌合神离”,核心就是要解决心态问题。心态好了,大家把自己当成一个企业——自己的企业,靠报社员工自身的素质,成为成熟的经营人才并不困难;过两年,报业上市,企业属性更加清晰,企业与员工的纽带也更为密切。
  想提升市场素质,首先要有企业心态。但我们还是不得不回过头来讨论一下养老保障问题。这个问题在彻底解决之前,作为企业的报社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要么给员工办成“事业”,让员工得实惠,但依然坚持深化“报业市场化”;要么干脆不考虑这个问题,让员工通过当下收益最大化解决后顾之忧。
  无论哪种办法,都需要淡化甚至忘掉两个东西:忘掉“事业”,忘掉“单位”,并关注两个东西:关注团队,关注效益。
  单位,是一个十分传统的称呼,它意味着行政级别,意味着条条框框,意味着上下级单线管理。团队,意味着自主性、思考性和协作性,它可大可小,可长可短,注重协作、关心效益、心疼成本,而不是动辄拿“单位”作门脸。
  事业身份,也是报业应该忘掉的东西。忘掉“事业”,关注“效益”——这里面当然也包含社会效益——只有如此,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员工才会考虑: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效益?效益大还是小?有没有效益更大的事情等着我做?
  事业单位,典型的特点是按部就班。按部就班,就不可能按照效益大小办事。一件事情放在了面前,只有1000元的效益,也必须做完,才能去做那件有1万元效益的事情。因为这是“规矩”,迫于面子,事业单位不能“坏了规矩”。
  市场化的选择恰恰相反。有位经理人做事情的时候是这么排序的:
  第一选择:能够扩大规模、带来新效益的事情;
  第二选择:能维持现有规模、现有效益的事情;
  第三选择:对规模、效益都没有影响的事情。
  在做完第一类事情之前,他不会去做第二和第三类事情;在做完第二类事情之前,他不会选择做第三类事情。这才是一种市场化的选择。达到这种境界,报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10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