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说不尽的“以小见大”

2020-12-28 15:39:57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下   作者:王学文 齐静 张依盟 刘一颖

摘要:  作品:《二百八十一个签名挽留第一书记》,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出处:《陕西日报》,2019年6月3日一版  主持人:王学文(大

  作品:《二百八十一个签名挽留第一书记》,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出处:《陕西日报》,2019年6月3日一版

  主持人:王学文(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主任)

  讨论者:齐静、张依盟、刘一颖(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记者)

  王学文:读这篇作品有一个感觉:在时代的洪钟大吕中,一个清新脱俗的声音传来,如春天的布谷鸟,如大合唱中的童声,摄人心魄,余音绕梁。这就是以小见大表现手法的力量。作品通过村民摁手印,展现第一书记工作做得好,从而表现脱贫攻坚这个大主题。

  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齐静:一粒砂里见世界,一滴水中见太阳。该作品抓住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大,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展现大时代。

  攻坚脱贫的效果不能停留在数字上、表格中,而是要体现在老百姓的笑脸上。该作品正是抓住了这点,开门见山,开篇直接写到“瓦窑堡街道张家庄村的村民听说陕西建工集团被调整到陕南扶贫,该集团派驻村上的第一书记马永涛也要走,乡亲们舍不得,立即写下了请愿书。”“在村里的281名村民都毫不犹豫地签了名、摁了红手印。”让“二百八十一个签名”讲述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角度新颖又紧贴主题,让读者产生继续阅读下去的好奇心——“第一书记到底做了什么,让群众签名挽留?”

  张依盟:立意高远,主题深刻,这是成为精品的先决条件。脱贫攻坚是一个时代主题。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我是188万分之一》《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让脱贫攻坚的先进晒成绩、后进找差距——一场让人红脸出汗的“擂台赛”》《革命老区延安实现整体脱贫》《72个红手印,究竟为了留住谁?》等优秀作品纷纷聚焦脱贫攻坚重大主题。

  展现大时代、大主题,而非刻意拔高渲染,大而无当;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视角独特,事件典型,是这篇通讯的一大特点。一般来说,写脱贫攻坚这一宏大主题,可分为脱贫人和扶贫人两个角度,该文选择了后者。

  作者深入采访挖掘了一位新时代党的干部的好榜样。通过一个人的感人事迹反映了驻村干部这个群体在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事业中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作品既有政治高度、思想高度,又有小切口叙事,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刘一颖:“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村民自发用手印“签名”挽留第一书记,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写照。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从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用细小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巧妙破解宏大主题,让文章易读,令读者信服。因此,找到“小切口”,显得尤为重要。

  王学文:用巴掌拍人,对方不会怎么疼;如果用针扎,他会很疼。聚力于一点,单位面积压力骤然增大,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原理。它的题材选择让人赞叹“巧妙”,它的文意让人赞叹“隽永”,新闻史上留下许多熠熠闪光的作品。

  相比于中央媒体,省市媒体对全国性重大主题进行叙述的机会少(这一类是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重要题材),那么,宏大叙事少一些,以滴水映太阳就弥足珍贵,所以建议省市媒体多用这类手法。怎样发现以小见大的题材?

  用脚写出的稿子才最有力量

  张依盟:在脱贫攻坚报道上,全国各地媒体涌现出许多振奋人心的报道,体裁丰富,形式多样。但一些文章从传播手段到话语方式大同小异、千篇一律,难以打动人、感染人。

  究其原因,主要是深入基层的脚力不够,与一线干部、群众缺乏当面沟通,很多材料、数据都是从网上搜集、整理,未能随时随地把变动中的实际情况敏锐抓在手中。这篇通讯的作者获悉线索后,从西安出发,驱车400多公里赶赴第一现场张家庄,晚上8点到达时,发现“村干部依旧在等待,要向记者介绍马永涛事迹”,这种扑面而来的现场冲击感,让记者非常感动,让稿子真实可信、有说服力。第二天,作者又深入到村民中进行了采访,挖掘出马永涛驻村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村子干的实事。

  只有这样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才能在报道刊发后社会反响强烈,为激励更多的第一书记奉献基层起到示范作用。

  齐静:如何能够很快了解某个领域的新情况、新线索?这就需要记者有过硬的脚力。新闻想要“抓活鱼”,首先要沉到一线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只有多走、多问、多看,才能比别人发现更多新闻线索;其次要与相关领域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建立广泛联系,从他们的言谈中发现新情况、新线索。某领域的变化发展、突出成绩,相关领域的党员干部、专家学者最熟悉、最了解,也最有话可说。从他们的视角来谈论某些问题,值得记者深入挖掘。

  刘一颖:时政跑口记者首先要充分利用跑口单位的资源和线索。除了自己带着问题多跑基层外,相关部门组织的专题调研活动,如果记者有时间,可以参与其中,这利于记者得到采访中不易获得的深层次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更有新闻点,也为记者了解跑口领域积累背景素材和知识储备,同时可能获得长期跟踪的新闻线索。此外,相关部门形成的调研报告也是“精华集萃”,记者可以仔细阅读,筛选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此外,加强对行业报纸以及先进省份报纸的阅读,从中把握山东该领域在全国的位置,以及由其他报道触动引发对本省情况的思考和新闻探索。另外,我们报社建立了基层联系点制度,记者也应把握机遇,把联系点跑成“办公室”,全面了解联系点的情况。

  王学文:你们把“跑”基本谈透了。但不要忘记“跑”有一个前提,“武装”头脑,学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央今年抓哪几件大事了然在胸,以此对照基层的生动实践,去寻找好新闻。好的线索往往“可遇而不可求”,然而只有在“跑”中才有可能遇到;而要做到遇到了能鉴别、能抓住,则需要政策积累、专业知识、业务经验等构成的新闻敏感。这一点一定不要忽视。

  以事说理,以情感人

  刘一颖:一篇带着“泥土气息”的扶贫稿子,语言自然要贴合主题,生动朴实。村支书说:“可咋办啊?”“他寻思着”“没有架子的好后生”……这些方言表述自然生动,让读者沉浸文中。

  此外,报道中不时出现几句总结概括之句,凝练有力,既理清了行文思路,也方便读者阅读,对稿件结构一目了然。比如:“马永涛是个给群众办实事的好党员。”“要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要致富,还要提高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另外,一首“藏头诗”结尾,充满诗意,意蕴无穷。

  时政记者经常会接到重大主题或者典型人物宣传,这篇通讯为我们写好主题人物提供了借鉴。例如,人物需要真实的细节支撑。主人公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有见人见事的实例来印证其工作开展情况。这里还有一个巧妙手法,不急于让主人公开口说话,借他人之口或者第三者视角来展现其工作,更加客观有力,文中马永涛第一次开口说话,是在文章结尾,“豹?”好看有力!

  张依盟:在表现人物、故事时,这篇通讯摒弃议论套话,坚持用事实说话,以事说理,以情感人。文章开明宗义,用村主任的话概括:短短三年时间,马永涛所驻扎的深度贫困村——子长县瓦窑堡街道张家庄村路修了、路灯亮了、广场建了、大棚立起来了,藜麦产业起步了……为挽留这个村第一书记,281名村民自发在请愿书上摁了红手印,大家实在舍不得让马永涛走。

  刘一颖:这里开门见山,一刀下去,直见菜心。记者用一个段落三句话,清楚地交代了报道的背景以及人物、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究竟是怎样的一位驻村书记,深得村民认可?两句话给主人公明确了定位,画了像。接下来,围绕主人公在村里开展的工作,徐徐展开,无论是产业脱贫、扶智助力脱贫,还是积极融入村民生活,都用具体人物具体事例烘托主人公一心为民、踏实苦干的第一书记形象:第一书记不仅关心村民物质生活,更关心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齐静:在这篇1700字的稿件中,作者娓娓道来,用简短有力的文字讲述了第一书记驻村三年为帮助村子脱贫所做的点点滴滴。从各个层面挖掘第一书记感人事迹,这些事迹安排得当,作者有的着重笔描写,有的着轻笔带过,让人不觉得啰嗦、繁复。只有将这些事迹写得真切动人,才会告诉读者为何第一书记会引起村民的不舍与挽留。

  结尾处,作者再次点题,形成首尾呼应——“真心换真心。村民们关心马永涛,知道他晚饭没有着落,经常会送来包子、油饼、饺子……”“‘在子长县扶贫的这几年,让我很受教育。能为乡亲们做些事情,我感到很荣幸。’马永涛说。”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干部与群众的同心协力,离不开新时代党的干部的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让整篇稿件主题再次得到升华。

  张依盟:脱贫攻坚报道要想接地气,不仅谋叙事,还要“活”语言。比如,用“他要是走了,可咋办啊?”生动勾勒出村民对驻村干部的信任和挽留;用“他寻思着:没有土地可怎么办啊”“土地有了,种啥?这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既然山西能种,陕北应该也能种”“没有资金怎么办?他发动同学朋友进行资助。”表现驻村干部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的一面。再如,为突出真心换真心,作者写道:“村民们关心马永涛,知道他晚饭没有着落,经常会送来包子、油饼、饺子……要是知道马永涛回家,村民会送来小米、红豆等土特产,让给家里人带上”,文章通过一系列白描手法,做到了新闻故事化、新闻人物化,结构紧凑,布局讲究,使主题更鲜明。

  王学文:总书记强调的“四力”,最终表现在笔力上。没有一支生动的文笔,记者所有劳动都是零——读者看都不看你写的文章,何谈传播?怎样能让自己的文章在更大范围传播?1950年代赵超构曾说要“软些软些再软些”,毛泽东说我们只要两个“软些”就够了。怎么“软些”?

  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文章合为时而著”,要有一个在时下吸引人的故事,如这篇的扶贫故事。其次,讲故事的手法要巧妙,如这篇的以小见大。再次,行文要生动,不要生硬。这篇稿子写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语言,对情节用白描手法。前者与采访对象的身份符合,前后两者都很原生态,有烟火味,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所以非常可读。我想,这些就是这篇稿子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下

编辑:范君